【學校概況】
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是在1981年創建的貴州省機械工業干部學;A上,是在原貴州省機械工業廳干部學校的基礎上轉制建成,有著30年的行業辦學積淀。是國家級重點中專、省級示范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校建有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級數控應用技術專業示范實訓基地,2010年被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教育發展中心評為貴州省唯一一所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數控應用技術專業為全國機械行業院校特色專業。2011年4月被授予全國第中等職業學校信息技術培訓體系第49培訓中心。于1987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全日制工科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學校隸屬于貴州省教育廳。學校正朝著創建全國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的目標努力奮斗。
【辦學規!
2010年11月,該校為擴大辦學規模,解決長期制約學校發展的關鍵問題,召開了多次研討會,最后形成統一意見,調整了學校的專業布局,根據貴州省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建立了以數控、機電為龍頭,其他工業類專業為支撐,涵蓋工程管理、旅游、計算機信息、物流、汽車等其他領域,形成21個專業方向的專業體系,力爭使學校規模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中高職、短期培訓、成人教育等各類在校生達一萬人,使學校成為國家示范職校,并將把這些發展目標寫進學校十二五規劃。為滿足學校長期發展的需要,突破人才發展不均衡瓶頸,建立一批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2010年12月份,學校正式向省教育廳、省編委提出擴編申請并獲準,將學校原來110人的職工編制數增加到317人。
【辦學設施】
學校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擁有化學、物理、語言、多媒體、電工電子及電力拖動、汽車、金相、力學、液壓、機械原理及機械零件、計算機(可進行CAD/CAM教學及培訓),可編程控制器等實驗實,學校的實習工廠既擁有普通機床(車床、銑床、铇床、沖床等)電焊設備、鉗工設備等滿足教學、實習的設施條件,還擁有投資200多萬元建立的以數控車床及數控銑床為主體的數控實習中心。06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數控實訓基地。除校內實習條件外,該校還與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為該校學生的生產實訓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學校學生宿舍(間間有電話),學生食堂、田徑運動、文娛活動大禮堂、圖書閱覽室一應俱全,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供了保證。
【教學特色】
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以能力為本的教育觀,特別重視學生的生產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樹立了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作為評價教學優劣的質量觀,培養的學生工作適應性強、進入角色快、專業基礎扎實、就業競爭力強,并且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保證教學質量和適應學生就業需要,該校實行畢業證和職業技術資格并重的原則。貴州省第75勞動技能鑒定站、國家勞動就業指導中心數控工藝員培訓點設在該校,可考核頒發焊工、電工、車工、數控計算機等工種的技術資格證書,為該校的學生就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學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多、門路廣。該校學生的就業是在國家就業政策指導下的“雙向選擇”。該校歷屆的畢業生就業,主要是由學校專門成立的招生就業辦公室聯系用人單位到學校來選擇學生,大多數用人單位都在貴陽市內,近幾年又推廣到上海、深圳、珠海、東莞等沿海城市。歷年來用人指數都超過當年的畢業生人數,形成了畢業生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共向省內、外輸送了近4000余人畢業生。
學校始終堅持服務型辦學理念,本著以質量為生存、以改革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的辦學思想,不斷優化辦學條件,提升師資水平、深化內部改革、強化校企合作,著力提高學生深實踐動手能力,擴寬學生就業渠道為省內外機械行業和其他領域培養和輸送各類適應社會、企業的一線中、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
【發展前景】
2011年4月,該校搬遷清鎮職教聚集區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校獲批新校區建筑面積350畝,新校址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難得的辦學場所,規劃、設計工作正緊張有序推進,預計2012年9月廣大師生就可以入駐新校區。
在各級教育工作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的各項教育事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全校師生共同奮斗,學校先后被評為貴陽市精神建設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稱號。2004級數控技術應用(工藝班)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先進班集體,胡文華同學獲得全國“三好學生”稱號。2008年在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貴州省選拔賽團體一等獎。在校學生多次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競賽,并為貴州省在此類競賽中獲得的較好成績。
分享到: